工程起重机分会会长李建友致辞并作报告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工程起重机分会会长、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李建友以《稳中求进,启航工程起重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题作了行业形势报告。
以前,很多配件企业都是手工记账,每次与客户对账时都费时费力,需要找到原始订单、出库单和付款凭证。不准确的数据就好比是一堆狗屎,一点儿价值也没有。
企业可以根据进销存系统中的出库、入库、月末库存、缺件、在途等数据,计算出每一种配件需求的均值和方差,从而根据库存管理模型和预期的配件现货率,计算出该配件的安全库存(参考《从进销存系统到三箱库存管理模型》)。(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很多制造商要求其代理商每月采购配件库存订单,他们还给代理商下达了年度采购任务,任务完成情况与代理商的评奖和返利挂钩。制造商如果能够通过系统获得第一线客户购买的实时数据,就能够采用分布式配件库存协同战略(参考《后市场的配件供应协同体系》),形成制造商中心库、区域中心库、代理商和代理商分公司的配件库存协同,为客户提供最优的配件供应解决方案——以最小的配件库存、最快的速度、实现最佳的配件现货率。但是,这些采购数据并非市场和客户的真实需求,制造商如果根据代理商采购数据预测今后几个月的需求,误差将会很大。(图片来自网络) 不幸的是,库存大数据的油田尚未开采,一边是很多企业由于糟糕的库存计划出现库存积压,产生了大量浪费和风险,另一边是能够改善库存计划的数据静静地躺在系统里,让企业宝贵的资金、利润和客户继续大量流失。
为了拿到返利,代理商总会想方设法完成配件采购任务,即使不需要的配件也会先采购放进仓库再说。根据从供应商的订货间隔和交货周期,加上安全库存,我们就可以确定这种配件的健康库存水平,这就是配件库存的锚,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配件库存量都在围绕着这个锚进行微调,换句话说,是围绕着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调整,从而将无效库存降到最低,并实现较高的配件现货率。三一重工正在实施数字化、电动化和国际化三大战略。
这种形式可以作为新型举国体制的一种内容,可以有组织、有市场的结合,发挥好我们国家的这种优势。这些,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是有帮助的。我认为创新联合体这种形式非常好,值得推广。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虽然,目前国内外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有针对性地完成这项工作,就能够解决补短板问题、卡脖子问题。
现在农业智能化、无人化,前提是机械化。以前,多少小时耕了多少地,农用机械的速度、效率、故障率等相关数据原来要靠自己报,现在则可以用大数据来解决,通过信息化,把数据集成起来。一个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开始,科技引领的话语权和创新突破的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命运紧密捆绑在一起,企业唯有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趋势,冷静分析市场,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以创新促发展,以稳健求实进。行业从2021年4月份开始进入调整期,这里面更多的还是希望。
现在跟踪装机的情况,反映情况非常好,但也可能有哪些方面不完善,我们根据情况,逐渐完善,产品质量就提高了,就可以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现在我们要保证产业链安全,就必须得有主塔楼地上101层,建筑高度468米,总投资规模达12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第一高楼,刷新城市天际线。【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且,它无需操纵折叠塔臂,即可完成工作平台从高处到地面的快速往返。它较同级产品载荷提升了近30%,但依然保持了非常小的臂架偏摆和极高的设备稳定性。
施工现场拍图 蜀峰468不仅承载着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更承载着绿地在成都打造国际级产业标杆之重任。他尤其对ZA20JE的快速升降功能赞不绝口,帮助施工人员迅速返回地面更换物料,大幅缩短了设备维护所需要的时间。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的越障能力出色 以前为检测某个点位,搭个脚手架就要半天,需3~4个工人集体协同工作。此外,ZA20JE无需肉眼或工具来进行找平,它的最低稳定伸缩速度可以做到15毫米/秒,具有启停缓冲控制,实现柔和启停,工人站在上面非常稳当,干活也更加从容。ZA20JE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采用塔臂+伸缩臂结构,可完成复合动作,且一处升降+多点作业,操纵灵活、效率高。ZA20JE采用440安时的大容量电池驱动,充满电可正常工作2天的时间。不少市民反映,在成都锦江区龙泉驿区的绿地蜀峰468大楼,两台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产品腾空而起,被缓缓地吊上了近450米的高空。四川承远上景业务经理李国波透露,‘蜀峰468封顶在即,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产品全力以赴,承担‘空中造楼机的点检工作,成为了成渝双城相向发展新极核的重要助力,也将高空作业平台的作业高度提升到450米,创造了新的纪录。
因此,施工方对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高楼万丈,安全生产,够稳够强。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在450米高的楼顶上施工 ZA20JE采用对称的中置臂架设计布局和更高的结构刚度,结构够强、设备更稳。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被吊上450米高的楼顶 据李国波经理介绍,在这座摩天大厦的顶部有一个巨大的装置,那是被行业内称为空中造楼机的智能顶升平台系统。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在450米高的楼顶上施工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绿地468项目机电负责人罗经理表示:以往对廻转驱动系统的监测、检修作业都采用搭设脚手架等方式,危险性很大,极易发生意外事故。2月13日一早,两台设备正式入场,开始长达半个月的施工工作。
现在使用ZA20JE登高施工,2~3分钟就能达到作业点。如果有机会站在超级摩天大楼上看这个世界,您会有怎样的感受?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助建成都第一高楼蜀峰468 2月13日上午,阳光和煦,天气宜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产品腾空而起,被缓缓地吊上了近450米的高空 听说过有挖掘机‘上楼的,但这高空作业车被吊上‘天还是第一次见……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这一奇事炸开了锅,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产品腾空而起,被缓缓地吊上了近450米的高空 得到消息后,小编联系了本次事件的亲历者——中联重科的联盟客户、四川承远上景机械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四川承远上景)的业务经理李国波,请他为我们讲讲当时的情景。罗经理还透露,ZA20JE在使用过程中运行平稳、作业高度大,减小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与设施维护成本。
由于高度和风速的原因,在高达450米的楼顶进行高空作业,安全生产绝对是第一要务。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高空作业平台的任务,就是协助工作人员为白色蝴蝶结形状的廻转驱动系统进行电器检查和日常维护工作。
1人操作设备1人点检+维护即可完成,施工效率提升非常可观。考虑到此次任务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后,四川承远上景决定派遣2台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电动曲臂高空作业平台进行施工作业,并迅速成立了该任务的保障团队。
在使用过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后,他对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平稳的操控性能和高效的作业能力等赞不绝口。节省人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竣工以后,它将以一座成都味儿、国际范儿的世界级城市地标向世界展现全新的成都风貌。它的最大作业幅度12.05米,最大跨越高度8.25米,相比直臂式产品,越障能力更加出色。其大载荷、高效率、长续航、充电快,稳定可靠,为空中造楼机廻转驱动系统的点检维修带来了极大便利。腾云驾雾,中联小绿直上云霄 成都绿地蜀峰468项目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内的核心区,总建筑面积45.55万平方米。
同时,产品配有60安大电流快速充电系统,一次充电时间在8~10个小时,保证了设备的日常出勤主塔楼地上101层,建筑高度468米,总投资规模达12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第一高楼,刷新城市天际线。
它的最大作业幅度12.05米,最大跨越高度8.25米,相比直臂式产品,越障能力更加出色。由于高度和风速的原因,在高达450米的楼顶进行高空作业,安全生产绝对是第一要务。
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A20JE的越障能力出色 以前为检测某个点位,搭个脚手架就要半天,需3~4个工人集体协同工作。施工现场拍图 蜀峰468不仅承载着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更承载着绿地在成都打造国际级产业标杆之重任。
评论留言